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廈門大學已開始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,并相繼在專家系統、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翻譯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成果。1988年經學校批準成立“廈門大學人工智能與計算機應用研究所”,后于2004年更名為“廈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”。2006年12月,經國家教育部批準,廈門大學正式設立“智能科學與技術”本科專業,并于2007年6月經學校批準成立“廈門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系”。2007年9月,智能科學與技術系迎來了第一屆本科新生。2019年,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批建設人工智能專業的35所高校之一。2019年7月,廈門大學進行學科整合,成立信息學院,原智能科學與技術系更名為人工智能系。
廈門大學人工智能系現有兩個本科專業(包括: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學與技術),四個碩士學位授予專業(包括: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智能科學與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),兩個博士學位授予專業(包括: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智能科學與技術)。本系現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,碩士研究生100多人,博士研究生30多人。人工智能系現有教職工23人,其中:教授4人(含閩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),副教授12人,80%具有博士學位,4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占2/3。